最近有一部跟設計有關的電影「相愛的7種設計」入圍了台北電影節,年底要上映,導演是比較常拍MV,不常拍電影,但一拍就常得獎的陳宏一導演。
一直都很喜歡陳導的MV,像是陳綺貞的「雨水一盒」,徐佳瑩的「懼高症」,五月天的「擁抱」。有一種說不是很出來的藝術氛圍,像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只能將全身的毛孔張大感受著。
有機會去看台北電影節電影首映的朋友可以看看這部有趣的設計電影喔!
再雜亂的景都能找到一個迷人的moment
「拍MV像吃飯,多方嘗試也無傷大雅;拍電影像吃藥,要很小心病才能治好。」開頭問起陳宏一導演近幾年的拍片心得,他幽默地給出這樣的答案。高中就對影像產生興趣,後來看了楊德昌的《青梅竹馬》,自此認為創作應該要對生活的城市有所回應。讀台大時便參加視聽社開始創作短片,同時也在廣告公司打工,畢業後也理所當然走上影像創作這條路。
我們早已從眾多歌手的MV中熟知他獨特的美學風格,在陶喆那首〈飛機場的10:30〉裡,老舊殘破的國宅卻被他轉化為迷人的感性語言,「我覺得再雜亂的景都能找到一個迷人的moment,也許發生了某件事,或只是灑下一道光。」他很喜歡伍迪艾倫對於家鄉紐約的深耕與嘗試,也欣賞王家衛總能在作品中隱喻香港的微妙情勢。觀察並記錄城市的變化,是他自己和團隊重要的功課,三部劇情長片也因此應運而生。
[Shopping Design設計採買誌]
而一個以城市命名的影展,某種程度也象徵當地對藝術的寬容性。台北電影節是一個容納各種片型的影展,給獎也很有態度,「他們鼓勵了各種可能,在這裡紀錄片常打敗劇情片,創作者不必侷限題材和片型,只要讓作品變得更好就有出頭的機會。」導演笑稱自己與這個活動很有緣分,其前身是「中時晚報電影獎」(1988年創立),當時即憑著自製短片拿了第一屆首獎,沒想到相隔多年又憑《消失打看》拿到一座導演獎。
也許台北電影節就如同陳宏一的創作,都是透過影像作為媒介,藉以記錄城市的種種變化。而這變化是好是壞,就留待畫面前的觀影者自由想像了。